为响应学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号召,共商数智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和提升新闻学专业办学质量,聚焦专业内涵建设,完善新闻系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2025年4月22日下午3点,传播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在厚德楼C211召开“二协同、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研讨会。会议有新闻系主任潘晓慧、副主任李润婷、庄学勋以及新闻系其他专任教师共同参与。

研讨会
新闻系主任潘晓慧主持会议并解读实施意见,她指出,该意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二协同、五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二协同”包括校内多学科协同育人与校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以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五融合”则涵盖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数智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意见提出的“打破资源壁垒,深化协同育人,重构课程体系”等基本原则,为新闻系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明确方向。潘晓慧主任强调新闻系教师可构建专项实践项目,带领学生理实融合,全面提升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新闻学系主任潘晓慧教授讲话
此外,新闻系副主任李润婷对系内合格课程建设进行了规划,对毕业论文答辩的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新闻系副主任庄学勋在会上指出,社会调研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落实“二协同、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能力培养融合”的关键举措。
会上,新闻系教师们还围绕“如何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数智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对接”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宋金绪老师建议加强与本地媒体、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与本地媒体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所授课程《大数据与网络舆情》已与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达成双方共建,实现“专家进课堂”活动奠定了基础。此外,宋金绪老师还指出需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教师应多带领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竞赛,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与会老师对课程改革、学科竞赛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新闻系主任潘晓慧在总结发言中,对新闻系教师工作给予积极评价,同时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她强调要切实完成学院层面实施方案的制定,梳理现有课程体系与资源制定相关的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潘主任表示,新闻系需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紧扣数智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需求,将“二协同、五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质量监控,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新闻人才,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区域媒体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传播与传媒学院新闻系正式部署“二协同、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作,为稳步推进广州华商学院本科评估工作,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内后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