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首页 >> 首页 正文 >> 正文



立足湾区,放眼世界——数字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学生“融合媒体工作坊”课程实践活动纪实
日期: 2025年11月11日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广州华商学院数字传播学院新闻系2023级与2024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新闻学系副主任李润婷以及专任教师李珂、陈圣的带领下,以“立足湾区·放眼世界”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跨越深圳与香港的“融合媒体工作坊”课程实践活动。在三天的学习之旅中,师生们通过走进媒体机构、参访知名高校、探访文化地标等形式,深度感知粤港澳大湾区传媒生态的创新脉动与跨文化传播魅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学术探索注入了新的动力与灵感。

首日:探访媒体一线 感知融合传播

活动首日上午,师生们奔赴深圳一线传媒机构,深入了解当代新闻传播的实践逻辑与行业生态。

第一站来到蛇口电视台。作为扎根特区的区域媒体代表,蛇口电视台以“讲好社区故事,记录城市变迁”为宗旨,积极推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编辑部负责人带领学生参观新闻采编间与新媒体工作室,介绍新闻策划、采访制作及融媒体传播的全流程。学生们在编辑现场体验新闻发布的即时节奏,感受到新闻背后的职业严谨与社会担当。

随后,师生走进深圳市青年力量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青年话题与社会议题传播,展示多个短视频与纪实传播项目案例。学生们也积极与导师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导师指出:“新一代新闻人要学会用年轻的方式表达严肃主题,用真诚赢得受众。”

跨越边界:前海梦工厂启思路 深港联动启新章

午后,实践团队前往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在这里,学院特别邀请新媒体行业专家以“内容创新与媒介融合趋势”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专家结合新闻短视频、AI生成内容、品牌叙事等案例,分析传媒行业的新生态。他指出:“融合媒体时代,新闻人既要懂内容,也要懂算法;既要有专业理性,更要有人文温度。”

次日:走进名校课堂 感悟国际传媒视野

次日,师生们来到香港浸会大学参访交流。作为亚洲传媒教育的重要学府,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以“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模式著称,在新闻传播、影视制作与融合媒体等领域享有盛誉。

广告与品牌传播领域专家 Bonnie Chow 以“文化转译与传播策略”为主题,与学生分享了传播创意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应用。她以多个国际品牌案例为例,阐释了如何通过视觉符号、语言风格与情感共鸣实现文化差异下的有效沟通。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对“内容如何跨越语境边界”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们在参观后也表示:“浸会大学的课堂让我体会到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也让我思考如何将本土叙事与全球表达相结合。”

下午,师生们来到位于中环的大馆(前维多利亚监狱旧址)参观学习。作为香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之一,大馆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完成了从殖民监狱到文化艺术地标的蜕变,展现了城市记忆与当代创意的交织。学生们自由穿行于石墙长廊与现代展厅之间,在古迹与艺术装置的碰撞中,体会到“空间也能讲故事”的独特魅力。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城市文化脉动的同时,培养了跨学科的观察力与叙事思维,为未来从事文化传播、品牌策划与社会创新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灵感与经验。

终章:文化叙事中的传播灵感


  行程第三日,新闻学子走进香港艺术馆与香港文化博物馆,进一步探寻香港的文化叙事与传播魅力。在香港艺术馆,学生们领略了从传统水墨到当代装置艺术的多元作品,思考艺术如何与新闻影像叙事相互启发;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从粤剧、武侠小说到流行文化展区的体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香港社会的历史脉络与文化自信。

融合育人:让新闻教育更贴近时代现场

为期三天的《融合媒体工作坊》实践课程,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近真实,在媒体现场与文化空间中深化了对新闻传播的理解与思考。此次深港行是新闻系“实践育人、融合创新”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港联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专业能力、拓宽国际视野的实践平台。

未来,新闻系将持续深化与大湾区媒体、高校及文化机构的合作,打造更多融合媒体实践与跨境传播创新平台,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新闻精神、感知时代脉搏,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本土情怀与专业素养的新时代传媒人才。

下一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来我校交流座谈

关闭

粤ICP备1705128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24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9 广州华商学院数字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政编码:511300 联系电话: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