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践教学

首页 >> 首页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 实践教学 正文 >> 正文



毕设展览直击I传播与传媒学院视频传播系2024届本科毕业展开幕
日期: 2024年05月23日 10:43      信息来源:      点击数:


 


5月20日上午,2024届传播与传媒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幕式在增城校区中央图书馆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本科毕业作品展”不是学生们对四年辛勤学习的回顾,更是他们青春与才华的绚烂展示。展览汇集了学术探索和创意实践的精华,是对毕业生们四年来不懈努力的最佳肯定。本次展出共有81位同学的作品,包括动画、绘本、插画、纪录片、剧情片等多样且精彩的创作形式。

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观众莅临现场,一同赏析这些充满创意与热情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见证传播与传媒学院学院2024届毕业生们的辉煌瞬间,共享他们的光辉岁月。

开幕式上,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张晋升、副院长王健、副院长林绍忠、院长助理程海涛、党委副书记谢清明、办公室主任罗坤贤视频传播系主任戴金玲增城荔枝木雕刻技艺传承人李化林老师以及动画专业全体师生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刘艺老师持。

 

开幕式主持人刘艺老师

 

视频传播系主任戴金玲老师在致辞中代表系里向各位嘉宾、师生的到来致以欢迎与感谢。并对学生们在作品创作上的成长与表现表示高度肯定对学生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戴老师说道:大家从怀揣梦想踏入艺术殿堂的新生逐渐成长为专业人才,今天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与汗水。立足广东,以讲好广东故事、聚焦现实生活为方向,不断突破自我,希望毕业生们在未来用画笔和镜头展现更多独特的创意

视频传播系主任戴金玲老师

雷圳商同学作为2024届毕业生代表他感谢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与环境,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也表达了对老师、同学们和实习单位的感激之情震商同学说道:“如今,我们即将毕业,迈向新的征程。我们将带着这份感恩之心,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拼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大家可以坚持自身理想并为此奋斗。

2024届毕业生代表雷圳商同学

增城荔枝木雕刻非遗传承人李化林老师,对进行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学生进行了称赞和鼓励;他肯定了纪录片创作对非遗文化的宣传作用,并对毕业展的举办表示大力支持。李化林老师说道:“纪录片创作对于非遗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几年有许多学生都拍摄了荔枝木雕刻非遗纪录片,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非常感谢学校以及学生们对增城荔枝木雕刻的宣传与推广。”

增城荔枝木雕刻非遗传承人李化林老师

最后开幕式由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张晋升教授进行致辞而拉开序幕。张院长对学生们的毕业设计成果表示高度赞扬对本次毕业展的主题表示认可与重视,并对学生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寄予厚望。他说道: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知道,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将来大家走向事业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起点,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精益求精、不嫌麻烦、耐得住寂寞的品质,未来也要保持学习的精神和动力,才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干得更好。

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张晋升教授

毕业展开幕式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不断前行是他们直面未来展现的勇敢、开拓、不停歇之姿;永不停止的是未来之路上,用信念和力量所奏响的属于他们的乐章正如此次毕业展的主题“行,不止”

开幕式合影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展示

 

1.作品名称:《守护之心》

毕业生:钟浪秀

指导老师:孙硕

设计阐述:本毕业设计是以广东省湛江市非遗文化雷州石狗为主题的二维动画设计及应用,将雷州人文特色融入到画面中,其角色造型设计参考石狗原本造型进行塑造,短片讲述的是一个爷爷教导淘气孙子的故事,有一天小孩在门口玩弹珠时,弹珠掉进了门口的石狗洞里,无论小孩怎么抓都拿不到,结果生气地在石狗上乱图画,但爷爷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教导他,但是不管爷爷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直到遇到了一场危险之后小孩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作品名称:《瓷器》

毕业生:叶小龙

指导老师:戴金玲

设计阐述:瓷器拟人化的插画在弘扬广东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相结合,通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融合二次元绘画风格和中式元素,以及地运用色彩、纹理、形状等元素,创造出了兼县现代审美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瓷器拟人形象。希望能够使得观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广东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和热爱广东瓷器,希望能使其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为广东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作品名称:《寻岭挂绿》

毕业生:雷圳商

指导老师:戴金玲

设计阐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随之而来的是跨文化传播与短片式的影片在全球的迅速兴起,而二维艺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宣扬中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本次二维动画创作中将神话传说人物何仙姑与挂绿荔枝的故事二次创作,抓住其标志性的特点加以夸张,运用像素风格使人物特点更加明显,在设计中将传统元素与科幻修仙元素相结合,画面表现更加新颖与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4.作品名称:《凉药》

毕业生:王心雨

指导老师:孙硕

设计阐述:毕业设计《凉药》采用逐帧动画制作。以广东岭南中药为主题,目的在于宣传南药的历史文化,提高大众对岭南中药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将岭南中药文化与二维动画表现形式相结合,利用短视频平台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让大众认识并坚定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作品名称:《粤粹》

毕业生:曾悦

指导老师:谭玉怡

设计阐述:粤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广府民系群落的文化传统之一,它充分吸收了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融入了广东及周边地区的习俗、民俗,在很大程度上,粤剧反映了广东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广府地区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是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本次设计,将粤剧中的文化内核内核从中提取出来,从舞台上的演绎转化为插画形式的表达,增强整体的艺术的感染力。

6.作品名称:《舞火狗》

毕业生:陈烔臻

指导老师:候兆丰

设计阐述:运用现代数字插画技术与《舞火狗》传统民俗文化融合,使用AdobePhotoshop(PS)进行长卷式插画构图设计。以舞火狗的各种神兽模型作为设计元素,双龙争珠、奔鹿回头、宝鸭穿莲、松鹤延年、牧牛童等等。画面从左到右的关联性讲述增城舞火狗的故事,用色彩的冷暖,纯度,灰度等因素来区分画面主次关系。《舞火狗》长卷插画画幅大小为60cmX420cm.



 

 

 

7.作品名称:《舞火狗的传说》

毕业生:彭悦彤

指导老师:候兆丰



 

设计阐述:增城“舞火狗”是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名“麻车夜色”,是一项村民共同抗瘟疫的仪式,后演变为欢庆的民间艺术,作品采用了水墨国风画结合的形式绘制成绘本,将非遗文化内涵和技艺与水墨画的艺术表现结合,促进了文化宣传与精神感悟。将传统民间技艺活动与中国独特的水墨画表现形式相结合,不仅为传统水墨画与现代绘本设计的结合提供了探索与尝试,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8.作品名称:《嚟一个gag》

毕业生:梁诗悦

指导老师:谭玉怡



 

设计阐述:毕业设计《嚟一个 gag》利用二维可爱的Q版画风,以粤语有趣的歌后语、土话和广府地区的网络热梗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一系列二维插画设计。本作品围绕一个名为“嘉文”的广府女孩展开,她非常热爱粤语文化,并且热衷于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学习到的哩语分享给身边想要了解粤语的人。粤语方言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现代插画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来对粤语进行宣传,能提高人们对于本土方言的重视及保护意识,促进年轻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9.作品名称:《麻车火狗:濒危的记忆》

毕业生:林海萍

指导老师:边放



 

设计阐述:本片旨在深入探索并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影片镜头聚焦于增城麻车传统舞火狗模型制作技艺的这项传统手工艺上面。影片以细腻的镜头捕捉这一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之处,通过真实记录与传承人的互动,让观众深切感受到非遗的鲜活气息与传承的艰辛。影片旨在引领观众深入非遗的世界,体验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深远影响,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10.作品名称:《鱼灯和家》

毕业生:刘燕婷

指导老师:边放

设计阐述:毕业设计《鱼灯和家》通过亲情的角度来宣传非遗文化,一方面希望能够让这项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大众所认识和了解,让这项非遗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希望仍然留守在大山里村子里守着这种古老传统文化的老人们,能够拥有更多亲人的陪伴。再一方面也希望外出到各个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偶尔也能够回到家乡看看,即使再远的距离,总会有那么一盏家里的灯,为你们留着。灯燃家在,不忘初心和来时的路。



 

 

11.作品名称:《此刻》

设计师:郑景成

指导老师:边放

设计阐述:木雕技艺,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增城不仅荔枝果实甜美,其丰富的荔枝木原材料也备受瞩目,在技艺精湛的工匠手中,这些原材料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化身为造型精美的雕刻艺术品,通过《此刻》这部作品,我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枝木雕刻技艺的关注,更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能够激发大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让这门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相遇,宛如一次奇妙之途,你我皆为旅程缔造者。分别恰似前行中的重重考验,而思念,则深深植根于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传播与传媒学院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续写更多灿烂的篇章,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上一条:活动回顾|口语传播系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主题活动 下一条:“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2024届广告学专业校地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顺天镇现场答辩会纪实

关闭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9 广州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政编码:511300 联系电话: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