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首页 >> 首页 正文 >> 正文



聚力促评估——我院成功举办县级融媒人才培养研讨会
日期: 2025年04月30日    

4月25日,广州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成功举办了“县级融媒人才培养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学界与业界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朱颖,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游鸽、新闻与传播系主任陈珂,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首席品牌官黄蓉芳、策划部部长张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少葵,四会市融媒体中心主任黄乃焱,学院全体领导及骨干教师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林绍忠主持。


此次研讨会聚焦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新闻传播行业格局变革,旨在结合行业最新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审视与优化学院办学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罗昕教授:县融媒人才建设的现状、困境及方向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昕教授深入分析了县融媒人才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发展方向。他指出了县融媒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如平台层级限制人才吸引力、人员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人员流动性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利用双因素保障吸引和留住人才;加强政策保障,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推动校企共建,发挥高校的“最强外脑”功能。


朱颖教授:县融媒人才培养策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朱颖教授阐述了县融媒人才培养策略。她提到县融媒中心在媒体融合、连接群众、基层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运营盈利困难、内容创新不足、平台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她提出了以“南海大沥”为例的破局方法,包括提升内容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应用与多平台运营、强化用户服务与生态构建、推动跨域协同与资源整合等。

张晋升教授:县级融合媒体中心建设的时代内涵和现实路径


广州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张晋升教授从战略定位、时代内涵、存在问题、解决思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县级融合媒体中心的建设。他强调,县融媒的建设是巩固壮大党中央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基层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建设,旨在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针对县融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认识、机制、人员、经费不到位等,张晋升院长提出了利用多主体赋能、强化用户参与、优化公众互动、注重多部门协同等解决思路。

广州市黄埔融媒中心策划部部长张成发言

 

广州增城融媒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少葵发言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主任黄乃焱发言

 

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策划部部长张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少葵、四会市融媒体中心主任黄乃焱等代表立足本中心实践,分享了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张成提出要以实习为抓手进行人才培养,联合高校共建学生实践基地;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张少葵则提出了该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制度优势,如建立首席人才制度、打造主持人IP、推动建立融媒工作室、优化绩效考核、成立产学研基地等制度体系;四会市融媒体中心黄乃焱主任从四会市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将来与学院开展校媒合作、打造特色实习实践基地表示充满期待。



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与老师围绕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校媒合作等方面的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建设性意见,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使学院充分了解了县融媒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并在专家学者的阐述下获悉破局之道,为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继续努力,为培养出更多符合需求的应用型传播人才,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条:传播与传媒学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判会议

关闭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9 广州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政编码:511300 联系电话:020-83841874